当前位置: 首页 > CEO专栏 > 张开兴:光伏具有“消费+出口+基建”三特征
张开兴:光伏具有“消费+出口+基建”三特征
2022-10-31
栏目:行业洞见
1305

为实现我国的双碳战略目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而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度电成本最低的电源之一,是新能源替代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据测算,全球主要国家光伏发电将继续高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而我国,2021年以来陆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也有望快速提升光伏发电占比。


在全球对碳中和的重视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一方面将受益于海外业务拓展,另一方面将获得我国装机量、发电量不断提高的红利。



1. 新能源革命时代



我们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新能源革命


用太阳能发电是人类社会能源史上重大飞跃,未来的能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是电力发明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这次新能源革命的影响力不亚于前面三次。


图片


目前,人们对光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光伏发电全球渗透率尚只有3%,如果要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渗透率需要达到至少60%以上。意味着在从3%-60%的渗透率发展阶段,光伏产业至少还有20倍左右市场空间,有100倍的装机增长需求。在很多细分领域上,可能几十倍上百倍的一个空间。



光伏是改善全球气候,重构全球能源格局,保障各国能源安全的历史机遇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光伏行业发展的目标。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危机、北溪管道被炸,再次夯实了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中长期逻辑。


图片


无论哪个国家,对光伏发电依赖度程度只会强化,将迎来更广阔的的市场空间。业界认为,全球光伏今年新增装机有280GW,五年内达到1000GW是大概率事件,随着TW级时代到来,庞大的光伏产业链正在展示东方大国面前。



2. 光伏行业



技术创新和迭代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非线性的技术创新和迭代会成为未来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常态,以上对光伏企业和其他制造业的企业都是长期而艰巨的挑战。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引领行业技术迭代的企业将会进入“无人区”。这种创新有可能是蛙跳式渐进的,也有可能是突变式颠覆性的。他们也将通过技术创新构建自己的壁垒,并从技术创新中持续受益。优秀的投资者会从0-1或者1-10的跨越中寻找机会,超前布局Beta获取超额收益,因此投资者必须避免平庸的价值取向去判断一家公司。



光伏行业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在于“降本增效”


未来几年,光伏产品在高通量、高功率、高转换效率的驱动下,厂商在大尺寸、大功率、薄片化、N型技术不断创新迭代建立护城河,高纯硅料、颗粒硅、大尺寸硅片、钨丝切割、N型电池片、高功率组件、高转换效率的逆变器也成为光伏相关环节的技术创新重点。


图片


未来还有更多新技术会出现,拥有理工科知识的投资人可能更容易获得正确的认知,投资者应该加强行业跟踪显得较为重要,判断在各个细分赛道出现的差异化竞争力,资本的专业度是可以激发资本的活跃度。



光伏行业的格局并不会如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快速恶化


在逆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世界各国更加重视能源的安全和经济性,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也更大了。国家经济增长的压力越大,依靠新能源拉动经济的动力就越大。发展光伏同时包含了消费、投资、出口三重属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巨大的行业空间、高速的行业增长虽然引得无数资本玩家跨界进入光伏,但这并不代表竞争格局的破坏。真正具有技术创新基因的企业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即使在房地产时代,从没有人担忧过招、保、万、金的竞争格局,但是好行业也需要从业者规范和自律。



光伏行业充满了投资机遇,但是这不意味着所有标的都有投资机会


任泽平强调,现在不投新能源,就相当于20年前没买房。但是,现在随便买一个光伏标的很可能会亏钱。他讲的是方向和赛道的选择,如果选错时机和标的,投资失败是大概率的。光伏、白酒、酱油所代表时代印记是不同的,认清大势独立判断才是根本。



降低度电成本永远是光伏的第一性原理


持续降低度电成本将是对光伏产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电站,目前的主要矛盾就是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成本管理都是服务于此。未来,品牌、渠道、服务模式的重要性也会上升,尤其是在定制化和差异化程度要求更高的分布式电站。同时具备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的企业才会受到用户的欢迎,靠抄袭复制的传统搞定主义者是不会有未来的。



3. 光伏行业产业链



光伏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新朝阳产业,随着光伏产电成本不断下降,其产业链会不断加速发展,而近几年在双循环战略提出和相关政策推出,光伏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图片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和市场占比均全球第一,因此中国光伏产业链企业拥有长期核心竞争力,值得长期投资。


上游


  • 硅料


近年来,硅料获取产业链绝大部分利润的状况是不可持续的。当前大量资本正在进入硅料环节,供需紧平衡不久进入供需宽松。硅料行业也属于大化工行业,本质上也是强周期性行业,产业的客观规律是长期有效的,一旦从供给短缺过渡至供给宽松,其估值体系就随之发生变化。当然颗粒硅代表着技术进步的方向,因为它具有较好的降本和降碳的特性,未来在碳足迹的认证上也是有优势的。目前市场期盼的硅料价格下行,光伏市场需求的上升时刻也许很快来到。


  • 光伏硅片


图片



硅片的成本和品质都严重影响着光伏的发展,是光伏度电成本下降的核心环节。光伏硅片的制造技术本质上半导体硅片技术的拓展,技术积累+制造方式创新导致差异化更加突显。未来伴随着硅料供给释放、下游对硅片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具有工业4.0的智能化制造基因的企业将攫取更高的市场份额,硅片环节总体的竞争格局会改善和分化。N型硅片格局好于P型硅片,大尺寸好于中小尺寸,无论你主观认同如否,210淘汰182,166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如果石英砂出现短缺,硅片差异化格局更加突现,以硅为王改为以砂为王。



  • 银浆


虽然光伏行业在全球具备极强的竞争力,但其中有一项材料的国产化水平仍不高,这便是银浆。光伏银浆系电池片结构中核心电极材料,占电池片非硅成本比例约 33%。光伏银浆可分为高温银浆及低温银浆,光伏银浆生产技术壁垒较高,配方及银粉粒径系制备关键。


图片


而电池技术迭代对银浆提出差异化要求。N型电池对银浆耗量增加,异质结电池需搭配使用低温银浆。因此光伏降本压力推动正面银浆国产化进程,高温银浆国产替代加速,低温银浆有望快速突破。



  • PET基膜


图片


PET基膜是光电产业前端最为重要的战略之材料之一。PET具备高透光率、低雾度、高亮度等特点满足反射、增透、滤光等光电显示需求。光学基膜生产壁垒非常高,PET 基膜目前主要是被美日韩企业把控 ,但国内企业也在奋起直追。光伏背板的原材料主要包括PET基膜、氟膜和胶粘剂。随着光伏双面组件不断提升,PET基膜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曲线。



中游


  • 光伏电池


图片



资本市场既会炒作N型电池的技术创新,又会青睐P型大尺寸电池带来的业绩。技术积累不够的N型电池生产商,即使有产能不一定有产量,有产量不一定有效益。如果未来大基地集中式电站装机大爆发,大尺寸P型电池片反而能获得更好的市场和收益。有先发优势N型电池片厂家将在新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中获得超额利润,没有技术积累的企业在各类技术线路中举棋不定者,还在痛苦地摸索。


N型电池转换效率优势明显和生产成本控制仍有向下空间,将成为下一代技术方向。其中N型电池的电池片技术线路选择是关键,在N型一领域,还存在着TOPcon、HJT以及IBC、HBC等诸多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快速崛起的钙钛矿等颠覆性技术的虎视眈眈。但是,N型电池真正的护城河在于设备、工艺的自研和电池浆料无银化。因此,投资应该重点关注是掌握自研设备和无银化技术的企业,特别是无银化技术可能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 逆变器


图片


逆变器在光伏产业链中担任了电能转换和电能质量改善的职能,虽然价值量不及电池组件,但是其重要性不亚于电池组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一些企业过分注重渠道,强调“搞定主义”,无视产品性价比、电能转换效率的现状必然会改变。


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随着进入的玩家增多、行业的增速放缓,逆变器企业的高估值必然不可持续。逆变器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摩尔定律的影响。特别随着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逆变器行业的技术迭代将明显加快,差异化将更加凸显。



  • 光伏玻璃


图片


光伏玻璃主要在组件中提供高透光率及保护性能,因为大硅片和双面组件的不断渗透,光伏玻璃不断向增大和减薄发展,但当前行业内能够生产大尺寸玻璃的企业不多,这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助推了玻璃价格上涨。


  • EVA胶膜


胶膜直接与组件内部的电池片接触,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对电池片起抗水汽、抗紫外等保护作用。


图片


目前市场上有三种胶膜,即透明EVA、白色EVA以及POE胶膜。而胶膜受到下游光伏组件设计影响,EVA因为其性能逐渐落后于下游需求,无法很好地解决PID(电势诱导衰减)问题,不断被POE胶膜蚕食份额,目前POE市占率已经达到了25.5%,且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中。



生产设备


  • 光伏设备


无论是硅料、硅片,还是电池片和组件,设备的同质化必然会出现产品的同质化。光伏制造企业如果能在设备上实现差异化,拉开设备工艺的代际差,就能获取产品差异化带来的超额利润。未来光伏制造企业的杀手锏大概率蕴藏在设备当中,定制化的设备会是核心的护城河,设备公司将往“小而美”的方向发展,大市值的设备商的长逻辑是难以持续的。



4. 光伏应用


储能


光伏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只有通过储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光和储的结合才能使光伏未来成为主力能源。随着光伏的并网比例提升,对储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光储关键要点是成本、性能、安全。人们关注的储能成本必然会呈下降趋势,智能化组件、逆变器、储能装置、控制器件等有效优化和适配是十分重要的。未来,真正高增长的阶段需要政策的支持、商业模式寻找突破点,由此可见,分布式光伏电站高质量发展,是光伏产业纵深发展重点。


光伏制氢


从光伏发电到光伏电解水制氢,这或将成为新能源未来,也使得这次新能源革命持续的时间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氢能在这次新能源革命和全球实现碳中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在长周期储能、重载交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进一步替代传统的化工原料。氢能的产业化应用可能受益于晶硅电池技术的顶峰,可能是晶硅电池的叠层技术,或者是钙钛矿技术。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无论市场如何炒作,这些新型光伏电池技术真正具有度电成本优势和稳定的产业链还需数年,但当下正好是风险投资布局的最佳时机。




结语


从行业来看,碳中和成为国内最高战略叠加全球刚需的原因,让光伏也逐步登上王座,走向风口浪尖。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说:“新时期,光伏行业需要不断修炼自身,持续创新发展,降本增效,产业上下协同发展,才能让光伏真正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军。”


回顾光伏行业发展的十几年,期间是无数人对光伏的技术进行突破,革新推动产业向着降本增效发展,不断打破其光伏市场天花板,不断让相信光的人更加坚信光的存在,带来不菲的长期投资收益。


其实与投资一样,只有不断挖掘新热点和学习新技术才能够发现未来中长期上涨逻辑,不给自己设限约束自己,才可能在市场成为常胜将军。



持牌机构 / 强大股东